●1950年,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在济南经五纬九路建立实验动物园,占地约3亩,供应犬、兔、鼠等实验动物,主要为华东生理研究所和医学院内部教学科研服务。
●1952年9月,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,随学校更名为山东医学院动物园,迁至山东医学院(原齐鲁大学校园)东南角,占地20亩。建有狗舍、兔房、鼠房、蛙池等饲养场地,其中小鼠、大鼠、豚鼠、兔等实验动物均由本单位自己繁殖供应,除保证本院教学科研用,还无偿供应附院和教学医院用,同时还可支援兄弟单位急需。
●1953年,在李瓒文和张子圣教授指导下,培育出多种纯种小鼠、大鼠、兔,为提高科研水平增强了物质基础。
●1960年,根据教学科研需要,建立了360㎡的专门用于慢性动物实验的动物实验室。
●1975年-1980年,学校在电镜楼建成了与其他科研设施配套的屏障动物室:无胸腺裸小鼠培育室,面积约120㎡。
●1979年,成立山东医学院实验动物科归属总务处。
●1984年,卫生部批准投资100万元,规划建设了一座2600㎡的标准化实验动物楼,该楼共四层,包括质量监测室、动物饲养室、机房、办公室等。1986年正式投入使用,这是我校第一座较现代化的实验动物基础设施,为学校教学、科研的动物试验奠定了基础。
●1992年1月,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。
●1992年3月12日,学校成立了山东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,由王廷础校长任主任委员,由郭文茂副校长和设备处胡岩松副处长任副主任委员,委员由学校各部系、处主要领导担任。加强对学校实验动物工作的领导和管理。
●1998年10月,山东省科委资助学校配套建成600㎡山东首家万级净化屏障设施。2000年10月投入使用。
●2000年7月,山东大学、山东医科大学和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为新山东大学。改称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。
●2003年1月,学校批准在实验动物中心基础上成立《山东大学新药药理和安全性评价中心》,该中心与实验动物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,实现优势互补,为进行新药研发搭建技术平台。列入学校“985学科建设”首批立项的项目。
●2003年12月,山东大学新药评价中心下设“药物安全性评价实验室”,并按照《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(GLP)》(SFDA句令2号)全面开始正式运行。
●2005年2月药物安全性评价实验室两项试验[单次给药毒性试验(啮齿类、非啮齿类);反复给药毒性试验(啮齿类、非啮齿类)]正式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LP认证,成为山东省和全国高校首家、全国第十四家通过该认证的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。
●2005年3月,成立比较医学教研室,新开设了《药物毒理学》课程。开始招收药理学、药物安全性评价以及毒性病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,同时,获得多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、学校实验室建设和软件建设项目。
●2008年-2016年,单次给药毒性、多次给药毒性、遗传毒性、生殖毒性、局部毒性、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药理试验7个项目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SFDA)《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》(GLP)定期复检和新增项目的认证。
●2017年-2021年改造三处SPF级动物房(北屏障、东屏障、南屏障),接收基础医学院动物房。
●2018年新的实验动物大楼开工。
●2022年12月在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基础上建立模式动物研究中心,中心由实验动物服务机构向服务、技术和科研机构转变,应用模式动物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。
●2022年12月15日模式动物研究中心大楼试运行,2023年2月28日正式启用。